• 曾仕強易經益卦詳解

    曾仕強詳解易經1:易經真的很容易的介紹

    內容簡介《易經真的很容易》是曾仕強教授的最新力作,是對中國傳統經典《易經》的全新解讀,完全打破了千百年來中國大眾對于《易經》這部經典的。什么是?《易經》絕對不是!看曾仕強教授的《易經真的很容易》,你就能深刻體會到,是后人強加給《易經》的,絕不是《易經》本身的?!兑捉洝肥菄鴮W經典,這是不容置疑的,而現代人要深入研讀《易經》,首先就要從《易經真的很容易》開始?!兑捉浾娴暮苋菀住芬粫?,用淺近的語言,搭配明晰的圖表,把看似深奧、奇絕的易理表述得清晰透徹,旨在撥開經典的神秘面紗,為現代人提供借鑒,讓更多止步于易學門外的人們知道,《易經》并不神秘,《易經》其實真的很容易!

    曾仕強詳解易經1:易經真的很容易的本書目錄

    作者介紹
    前言——代序
    第一章 易經是什么樣的學問?
    一、是一門天人合一的學問
    二、是一門精確定位的學問
    三、是一門未來變化的學問
    四、是一門趨吉避兇的學問
    五、是一門以德為本的學問
    六、是一門永續經營的學問
    我們的建議
    第二章 為什么天人可以合一?
    一、請先了解幾個基本概念
    二、學易經最好先研讀易傳
    三、陰陽兩種符號合而為一
    四、八卦代表靜態自然現象
    五、依天道求人類生活法則
    六、效法天地變化啟發智慧
    我們的建議
    第三章 為什么需要合理定位?
    一、時與位是變化兩大要件
    二、一畫開天是定位的開始
    三、太極是天人合一的原點
    四、先天八卦配合中國方位
    五、重卦六爻表示六大階段
    六、把時位和性質合起來看
    我們的建議
    第四章 能預測未來的變化嗎?
    一、伏羲氏畫三爻卦的啟示
    二、三爻卦對現代人的警惕
    三、八卦名稱的轉變和意義
    四、周文王重卦的神道設教
    五、現代占卜愈來愈不準確
    六、孔子倡導不占卜的道理
    我們的建議
    第五章 怎樣趨吉避兇?
    一、吉兇悔吝是可以預知的
    二、吉兇悔吝之外還有無咎
    三、爻有當位的也有不當位
    四、時應承乘也有很大影響
    五、先憑良心再求趨吉避兇
    六、秉持中道以求事事合理
    我們的建議
    第六章 道德修養為什么是做人的根本?
    一、道在肉身可惜難以覺察
    二、以人為本發展整體思維
    三、德本才末以道德為根本
    四、仁義道德主宰時代盛衰
    五、人生在世共同做一件事
    六、道德促使社會愈變愈好
    我們的建議
    第七章 宇宙可能永續經營嗎?
    一、和平與發展任重而道遠
    二、永續經營是人類的責任
    三、回歸原點以求重新出發
    四、易經大家庭的陽息陰消
    五、從家和萬事興到致中和
    六、易經在廿一世紀的效能
    我們的建議
    第八章 易經是怎樣開始的?
    一、想一想伏羲當年的情況
    二、神就是知變化之道的人
    三、伏羲時代以隱秩序為主
    四、文武之道不墜各有見解
    五、天地萬物只有一個道理
    六、道德人格成為主要關鍵
    我們的建議
    第九章 易學的神是什么?
    一、古代人與天及神的關系
    二、神鬼依人世的習慣運作
    三、占卜祈求神示的公信力
    四、以人為本的天神鬼定位
    五、敬鬼神目的在加強自律
    六、透過鬼神意在求得感通
    我們的建議
    第十章 易學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一、真正的功能其實是心易
    二、不占卜也可以妥善自處
    三、重視道德實踐才是根本
    四、道德實踐不能保證成功
    五、中庸是恰到好處的效果
    六、名位不同各有行事準則
    我們的建議
    結語
    附錄 易理可以化解二十一世紀的重要難題

    曾仕強易經下坤上兌卦詳解

    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

    姤是遭遇的意思,萬物相遇了以后,就聚合起來,所以接著是萃卦

    永結同心 前程錦繡

    45、萃卦 澤地萃

    《萃》(下坤上兌)? 第四十五

    君子坦蕩聚正道,思路昏懵měng招譏笑;

    尋師覓友求相合,赴約無緣祭宗廟。

    為人謹慎避險陷,身居要職防驕傲;

    守正不解涉世難,疼失根基有兇兆。

    【原文】 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譯文】 萃卦:通泰。王到宗廟舉行祭祀。占得此卦,利于會見貴族王公,亨通,這是吉利的貞兆。用牛牲祭祀,也很吉利,并且出行吉利。

    萃,聚也。假,感格也,猶言以至誠美德感格祖考、神靈。大牲,牛。古代以牛為祭祀所用之重大犧牲品。

    孔穎達曰:萃,聚也,能招民聚物,使物歸而聚己,故名為萃。

    龔煥曰:假字,疑當作「昭假列祖」之假,謂感格也。王者致祭于宗廟,以己之精神感格祖考之精神,所以為萃也。

    內卦“坤”占人物為‘眾人’,占人事為‘眾多’,所以泛指為萬物。外卦為“兌”占天時為‘雨澤’為澤,萬物聚于澤中,故稱謂《萃》卦。聚乃通也,亨。

    九五爻得位居中為君位,所以稱謂“王”;2、3、4互“艮”占靜物為‘閭lǘ里巷的門寺’為廟;3、4、5互‘巽’占人事為‘志向’為人;“王假有廟”,是稱謂“王”心以至誠,格于宗廟而有事。

    李士鉁曰:兌為澤,水之聚也;坤為地、為眾,人之聚也。貨聚于市,百工之用通,人聚于國,彼此之志通。

    九五爻得位,所以稱曰“利見大人”。

    李光地曰:王假有廟者,神人之聚也;利見大人者,上下之聚也;用大牲吉,廣言群祀,由假廟而推之,皆所以聚于神也;利有攸往,廣言所行,由見大人而推之,皆所以聚于人也。

    六二與九五應予,大‘坎’伏“離”象占時序為‘夏五月’為夏卦,所以稱為“亨”;外卦“兌”占時序為‘秋八月’為秋卦,稱為“利”;六三至上六為大‘坎’象,坎占時序為‘冬十一月’為冬卦,稱為“貞”;因此爻辭為“亨,利貞”。

    劉沅曰:無形的萃,莫大于假廟,神人之心通;有形的萃,莫利于見大人,君民之心通,故亨。

    外“兌”占動物為‘羊’;大“坎”占動物為‘豬’;為豕;內“坤” 占動物為為‘?!?;皆是大牲,有事于宗廟用之而吉利。

    李士鉁曰:奉先報本,天下之心系焉;用大牲者,祭祀之重典也;得天下之大,不以自有,致天下之財,不以自奉,備物致敬,與萬方共敦反本復始之思,此王者所以聚天下也。

    利有攸往。謂六二應九五,兩爻居中得位,五爻又為君為天子位,有應則為順天命,所以稱謂“利有攸往”。

    萃卦下坤地,人之所聚也;上兌澤,水之所聚也,故萃卦象征會聚之意。君王以至誠美德感格祖考、神靈,因以會聚人心,以保有宗廟祭祀,而長保社稷。并利于此時出現大人,以聚集民心,則能萬事亨通。惟必須固守正道而行。當萃之時,應以隆重的牛為犧牲,以祭祀祖先神靈,而維系人心,則可獲吉祥。并利于此時有所前往而大有作為。

    《序卦傳》曰:“萃者,聚也?!薄遁汀坟约唇沂臼挛铩皶邸敝?。

    初六陰爻,上應九四,但前面隔有二陰,三又上承九四,故初爻對九四疑慮重重,不能自守至終,若能求合于四,四必應之,故前往無咎;六二陰而居中,上應九五,必得其提攜相聚,故無咎害;六三失位無應,雖求聚心切卻不得,若往比九四,亦可無咎,但畢竟所聚非正,故小有遺憾;九四下據三陰,可謂大吉,但居不當位,當以“大吉”救之;九五高居尊位,可以無咎,但三陰已被九四所據,故須修德以取信于眾;上六以陰乘陽,內無應援,求聚不得,但能知懼,故可無咎。

    占得這一卦,王可以進入宗廟祭祀;宗廟是祖先靈魂聚集的場所,也是子孫精神集中的所在,象徵一心一德。聚集成為群眾,就需要治理,否則陷入混亂;所以,出現品德高尚的偉大人物,領導群眾,當然有利,才能亨通。不過,聚集應以動機純正為條件,動機不純正的聚集,祇有造成禍亂,有害無益。聚集就能日益豐富,在祭祀祖先時,奉獻大的犧牲,雖然浪費,也會吉祥。下卦“坤”是牛,象徵大的犧牲。聚集使物資豐富,民心一致,就可以積極前進,從事偉大的事業了。

    卦辭這里有點怪誕,君王已至高無上,怎么還要“假有廟”和“利見大人”?原因是本卦上接《姤》卦,現在“君王”地位并不穩固,不過也沒有人比他實力更強,所以只要“假有廟”并得“大人”幫助,前途還是比較亨通的?!昂?,利貞”,是說亨通還是有條件的,要堅守正道才比較有利。究竟什么是正道呢?卦爻辭說明的都是?!按笊?,大牲口,比如牛、羊、豬都算,“用大牲吉”,意即用大牲作祭祀品,這樣做才能吉祥。

    《周易》一般都倡導薄祭,怎么這里忽然反了呢?原因和前面“王假有廟”一樣,這是為顯示實力,或暗示有足夠實力,祭品儀式后分享民眾,這還可以邀買人心。越是實力不足越要顯示實力,不如此就可能遭到別人攻擊?!袄胸?,有利于有所前往。這一點毫無疑問,地位還不夠穩固,更應該有所前往,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周易》上經皆不言“天地萬物之情”,唯下經言之。蓋上經始于乾坤偏于天道,故乾坤泰否豫復等卦皆言“天地”。下經始于咸恒,偏于人道,故咸、恒、萃《彖》皆言“天地萬物之情”,于咸見情之感通,于恒見情之永久,于萃見情之和敬。家人、歸妹《彖》言“天地之大義”,義,情義也,大壯《彖》言“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大壯,情之盛也。

    鄭玄曰:萃,聚也。坤為順。兌為悅。臣下以順道承事其君,悅德居上待之。上下相應,有事而和通,故曰“萃,亨”也。假,至也?;ビ恤拶?,巽為木,艮為闕。木在闕上,宮室之象也。四本震爻,震為長子。五本坎爻,坎為隱伏。居尊而隱伏,鬼神之象。長子入闕升堂,祭祖禰之禮也。故曰“王假有廟”。二本離爻也。離為目,居正應五,故“利見大人”矣。大牲,牛也。言大人有嘉會時可干事,必殺牛而盟,既盟則可以往,故曰“利往”。

    澤地萃異卦相疊(坤下兌上)。上卦為兌,兌為澤;下卦為坤,坤為地。有澤淹大地,洪水橫流之象。用比喻政事叢雜,危機四伏。以警戒君子順天任賢,防范未然,所以卦名曰萃。

    澤泛濫淹沒大地,人眾多相互斗爭,危機必四伏,務必順天任賢,未雨綢繆,柔順而又和悅,彼此相得益彰,安居樂業。萃,聚集、團結。

    《萃》卦是論述君王與天下賢士及英雄豪杰聚萃于朝廷一堂之卦,此卦中談了君王們應如何在這些聚萃中發揮作用以及如何應付一些發生的情況。

    游魚戲水被網驚,跳過龍門身化龍,三尺楊柳垂金錢,萬朵桃花顯你能。

    《萃》卦闡述聚集的問題,群體結合的原則,指草的叢生狀態引申為聚集。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類群表示的就是聚集。自然、社會都是在聚集的狀態中生存、進化和發展的,聚合要有領導。卦中四陰陰爻,代表聚合的物件,兩陽爻代表聚集的主體,特別是九五,更是凝聚的核心?!兑捉洝氛J為群體結合不易,稍一不慎就會出事,所以提醒要守正防患。

    萃原義是叢生的草,有聚集的含義。這一卦,下卦“坤”是順,上卦“兌”是悅,愉悅而且順從,象徵安居樂業,于是聚集。又上卦“兌”是澤,下卦“坤”是地,水在地上聚集成澤,滋潤萬物,為民造福,用來比喻聚集。另外,這一卦的九五,剛毅中止,相應的六二,柔順中正,以中正聚集,相得益彰;所以,命名為“萃”,以象徵萬物匯萃聚集。

    《淮南子·兵略訓》:“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為之以歙而應之以張,將欲西而示之以東,……”唐·杜佑《通典·兵六》說:“聲言擊東,其實擊西?!?/p>

    敵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三十六計“聲東擊西”是運用“坤下兌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敵志亂萃”而造成了錯失叢雜、危機四伏的處境,我則要抓住敵人這不能自控的混亂之勢,機動靈活地運用時東時西,似打似離,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戰術,進一步造成敵人的錯覺,出其不意地一舉奪勝。

    聲東擊西,是忽東忽西,即打即離,制造假象,引誘敵人作出錯誤判斷,然后乘機殲敵的策略。為使敵方的指揮發生混亂,必須采用靈活機動的行動,本不打算進攻甲地,卻佯裝進攻;本來決定進攻乙地,卻不顯出任何進攻的跡象。似可為而不為,似不可為而為之,敵方就無法推知己方意圖,被假象迷惑,作出錯誤判斷。

    人在年輕的時候,心意時常散亂感情困惑,都了一定年紀后,因為閱盡人間滄桑的緣故,會發出李商隱《錦瑟》“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钡母锌?。)

    ‍

    關于曾仕強對于《易經》的講解

    一,易經傳承數千年以來,對于易經的理解各家不同,所以曾老先生的說法也只是其中之一
    二,研究過命理后可以發現,成功與失敗對于特定人來說是有一定方向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命運不好的人,雖然很難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必須自主地去創造生活,只是這種生活受到了局限,有了自主性、創造性不一定成功,但如果不自主、不創造,肯定不會成功。我們不說命定論,易經第一卦就是乾,不斷的循環發展才是易經的主旨。
    三,推薦看一本書,琳達.拜恩的“秘密”。精神的力量不可低估,某種程度上,意識決定物質。簡言之,沒有發展的意識,怎么會有先進的物質?

    易經的奧秘曾仕強 全集視頻在哪里可以下載?

    我就在YOUKU下的,一集一集找的也很方便。

    求cctv10百家講壇曾仕強“易經的奧秘”高清版全集,好人一生平安

    有的

    展開閱讀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